2022年初,受國際油價和地緣政治以及“雙碳”政策影響,國內原煤價格一路高漲,煤價走向備受關注。內蒙古智慧煤化工據相關機構透露,這兩年煤價高、銷量好,煤礦智能化投入力度空前,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,智能礦山發展都會有較高增速,從而降低生產產本和提升供給量來對沖煤價,這或將使得煤化工從中受益。那么智能礦山目前進展如何呢?據所知,2020年初,國家層面首次對煤礦智能化發展提出了具體目標,通過三步走戰略:
2021年建立示范點;到2025年,對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,形成煤礦智能化技術規范與標準體系;到2035年,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,建成智能感知、智能決策、自動執行的煤礦智能化體系。目前,國家已經確定了71個智能礦山示范項目的建設。但受疫情影響施工進度暫緩,技術完全打通可能還需要3至5年。相關人士推測,內蒙古智慧煤化工系統智能礦山行業有望在未來20年保持30%至50%的快速增長。
智能礦山推進煤化工如何受益?按理來說,先受益的應該是與煤礦智能化相關的軟硬件企業,比如梅安森、科達自控、龍軟科技、精準信息等。此后,國內煤礦產業發展將迎來更加低碳和高效利用的黃金時期,完成智能化改造的煤礦企業將直接受益,才會是煤化工行業。但由于煤化工對原煤需求巨大,加之原煤生產基地的產業鏈延伸,不少率先完成智能化的煤礦企業以及煤化工企業已經嘗到甜頭,隨著未來的發展這種優勢會進一步擴大。
而傳統煤礦企業的智能化改造也將成為一個分水嶺,因為這種改造他是一個全方位的,首先要有基站和系統,其次是智能煤機等設備,再者需要數據匯總分析的交互平臺,各個單元的集合形成整套系統,實現礦企智能自控。未來完成智能改造的煤企,在煤化工銜接上更加圓融,必將在產量和盈利率上全面領先,從反饋到整個煤化工產業鏈。內蒙古智慧煤化工對此你怎么看呢?